□ 本报记者 何晶乔
年初以来,多地陆续召开地方财政工作会和地方两会。记者梳理发现,尽管大部分省市新一年财政收支预算仍在制定中,但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、财政收入增速预期放缓的情况下,规范地方举债融资行为,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公共设施和服务建设已成为各地2015年财政工作计划“标配”。
疏堵结合防控债务风险
一面是地方债偿债高峰未过,一面是新的投融资需求不断跟进。从目前已经召开财政工作会的省市来看,对地方债疏堵结合、防范债务风险已成为许多省市的“重点关注对象”。
新疆财政工作会指出,要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。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,严格控制新增债务。严格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,把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,建立自治区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工作机制,降低政府融资成本。妥善处理存量债务,确保在建项目有序推进。此外,陕西、福建、江苏、广东等地也提出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,妥善有效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。
不少省市在2014年底至2015年初出台地方债务管理意见。甘肃省《关于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》就提出,经国务院批准,省级政府可适度举借债务,市县级政府确需举借债务的,由省级政府代为举借。甘肃省财政工作会就此部署,甘肃将赋予各级政府依法适度举债融资权限,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。
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快马加鞭
国家做出“一带一路”的战略部署以来,各相关省市纷纷跟进出台地方政策,并在今年做出部署,推进实质建设。
新疆财政工作会指出,要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。制定出台特殊的财税扶持政策,全面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,让丝路产业成为新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。
处在“一带一路”和长江经济带战略节点的重庆,将积极“构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”。重庆市在2014年底宣布,为落实国家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和建设长江经济带,至2020年,重庆预计将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投入1.2万亿元,着力建设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、内陆开放高地、新兴产业高地、国家中心城市,打造连接“一带一路”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。
出台政策推进国企改革
在财政收入增速预期下调、支出有保有压的基调下,各地仍将加大基础设施投资、推动重点领域改革。据河北省财政预算草案,2015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4402.8亿元。其中,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16亿元,包括交通建设81亿元。按照预算设定的目标,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万公里,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6000公里,实现县县通高速,规划里程突破7700公里。
目前已有北京、上海、广东等20多个省份,出台国资国企改革方案,其中近半省份明确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时间表和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