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09月11   星期四    站内搜索
字号大小:
0

网购投诉畸高亟待“法律连线”

2015-01-16 11:21:59    作者:□ 本报评论员
核心摘要:

□   本报评论员

 

购投诉率高速增长,去年1-10月,12315消费投诉热线中,涉及淘宝、天猫、阿里巴巴三大平台的电话投诉多达2.4万个,同比增长46%。如今,网络购物已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。2013年上半年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为7542亿元,中国网购用户规模达2.77亿人,与此同时,由于我国网络零售的法律、信用等体系尚不健全,网络零售中经营不规范、不履行承诺等现象时有发生,诚信问题已成为网络购物发展中的最大瓶颈。

对不少热衷网上购物的消费者来说,在网购带来的便捷、实惠的同时,也不得不面对维权困难的现实。据消协分析,网购投诉呈现四个特点:个别电商通过搜索引擎推广链接,冒充某品牌官方网站,推出特惠活动,夸大对商品的宣传,误导消费者;个别电商企业主体不明,经营地址不详,联系电话和售后服务热线不通,使消费者诉求无法解决;消费者网购商品存在货物损坏、送货延误、无法兑现“七日后悔权”等现象;少数电商销售假冒伪劣产品,蒙骗消费者。

作为非现场购物形式的网络购物,消费者无法对所购商品进行直观感受,一些缺乏诚信的经营者往往利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优势,夸大商品的性能、功效,误导消费者,甚至借此实施网络诈骗,严重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而网络购物又以异地消费居多,涉及环节多,一旦发生消费纠纷,由于消费者缺少有效证据,难以向有关部门提供必要的办案线索。

网购投诉量大,根源在于对电商的监管不到位。网络购物普遍具有跨地域、虚拟、小额交易的特点,目前缺乏专门的法律规范,因此处理网购投诉案件,经常面临执法成本过高的尴尬。

近年来国内电子商务发展迅猛,但关于网上交易的相关法规条款还没有形成系统,尤其目前的网上交易条款还存在一些模糊地带,一些不良卖家乘机钻空子,欺骗消费者。网上交易的“诚信及安全”也几乎成了困扰消费者的首要问题。

立法机关必须建立健全网络销售的法规体系,规范网购行为。针对网购不同于传统商品交易的特点,吸取目前网购中防范风险积累的经验,应把网购信用缺失和维权难的问题,作为集中突破的重点。

媒体聚焦更多

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“腰斩”命运
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,作为金融业里最“高大上”的国有五大行(设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交通银行、工商银行)或将最先受到冲……

  •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
  •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
  •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
  •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
  •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

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我们  |  人员查询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合作加盟  |  版权声明  |  网站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