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祝伟
一直以来,大企业都以其体量巨大,并在业内具有引领作用而著称。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2013年我国500家最大的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到56.68万亿元,与国内生产总值56.88万亿元大体相当。我国大企业的发展既遵循着一般的成长规律,更有政府的强力推动。未来10年,我国大企业版图将如何变迁?
据统计,目前我国的大企业以资源类、一般制造业类、建筑类构成为主,呈现出劳动密集型、外贸导向型的发展特点。从由重到轻、由实到虚的产业演变规律来看,我国大企业仍旧处于“重”和“实”的阶段。
大企业的发展反映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变化,这从各国入围世界500强的大企业所处的行业可见一斑。
我国的大企业主要集中在采矿、工程建筑、钢铁、商业银行、贸易行业,而美国大多集中在流通、金融、食品和大保健领域。每一个国家的优势产业的形成路径都各不相同,美、欧的特点是遵循经济发展和产业更替规律,逐步形成优势产业。而我国作为后发国家,有的产业则更多依靠政府进行强势推动,这也是矿产能源、银行等企业高居大企业榜单前列却多遭诟病的主要原因。如果放开行政干预,无疑将加速目前大企业所处产业格局的重塑。
进入新世纪以来,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世界瞩目,也给企业“走出去”提供了更强有力的后盾。目前,正在推进的“一带一路”规划又为我国大企业跨国成长提供了国家战略层面的支持。因而,在未来,我国大企业突破国家边界、经营地域更加广泛是必然趋势,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指日可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