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 (记者 胡锋刚) 记者近期在天津自贸区主要承载地滨海新区采访获悉,三大组成片区、119.9平方公里已成为天津自贸区的雏形。尽管最终方案还未确定,三大片区已在按照自贸区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,发力产业创新高地。
根据规划,天津自贸区包括天津港片区30平方公里、天津机场片区43.1平方公里、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46.8平方公里。“这三块区域各具特色,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、改革创新的成果。”天津自贸区方案起草小组成员、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刘恩专认为,天津自贸区与其他几个自贸区面积相差无几,基本保持了均衡状态。
在近日举行的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座谈会上,天津市委代理书记、市长黄兴国表示,天津自贸区要努力将自贸区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、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等重大战略结合起来,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作出应有贡献。当务之急是“要进一步深化细化各项实施方案,明确各片区功能定位和试验重点,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”。
在三大片区中,空港经济区是机场片区的核心,在未来的自贸区中,侧重航空航天产业、先进制造业和物流,与其他片区产业互补。该区内已累计注册企业8000多家,其中仅世界500强投资项目就超过160个。由于接近机场空运优势凸显,该区已经建立起航空物流园区,承接北京、河北物流业务转移。就在上月20日,获批建设不久的天津航空物流区首批企业正式入驻并相继开工建设,吸引了包括中外运、中远空运、金鹿航空、顺丰在内的首批近20家航空物流龙头企业注册。
该区早前吸引了通用、阿尔斯通、空客等一批先进制造业落户。该区管委会副主任吕英博认为,自贸园区除提升先进制造业实力外,更将带来跨境人民币贷款等政策利好。截至2014年9月末数据,天津共有融资租赁法人机构267家,注册资金近1080亿元,天津地区融资租赁规模占全国总规模近四分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