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金文
今年以来,中央到地方,新的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密集出台,扶持力度加大。国家层面和多个省市先后成立产业基金,资金规模可观。集成电路产业正在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,取得新突破需要有持久推动和持续投入的热情,但也不能一窝蜂、一阵风,不能少了长远谋划和精准把握的理性。
集成电路应用面广、基础作用强,事关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。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长期以来遭受缺“芯”之痛,核心技术受制于人,利润占比与规模占比严重失调,整个社会对集成电路发展的心情迫切。新的产业政策设计,筹划了步步递进的宏观目标。在政策的引导下,我们看到了企业积极作为的态度。把这些新举措放到我国庞大的信息市场和当前移动互联、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看,尤其值得振奋。
耐心和信心重要,不过也不能迷失市场化的方向。实际上,过去正是因为市场导向的不足,导致成果转化率不高、产业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和困扰。
特别是,当前经济处于转型期,进入新常态,各地都在谋求结构调整和新的增长点,集成电路头顶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光环,难保不会出现投资和建设规模上的一味亢进,造成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。因此,理清政府与市场、扶持与自主的关系很关键,地方政府要强化“指导”,但要少几分“主导”的冲动,重点是做好政策支撑,加强引导规范。
产业基金是走市场化之路的良好尝试,一定程度上,也能解企业资金之急。基金有限,但应当是一个开放的平台,需要中央企业、地方企业,国有资本、民营资本,多方主体、多种资源共同参与,不断做大规模,也需要在产业基金这个大平台上,吸引金融资源的倾斜。在基金投向、使用和效果考核上都应当以市场为决策的决定因素,使投入集成电路产业的资源都能用在“刀刃”上,促进集成电路产业真正建立起市场导向。同时,产业基金作为一种先进的公司化的资金支持模式,其在治理和管理上的示范,值得集成电路企业作为自身规范治理、提升管理的知识资源,提高企业综合发展能力。